朝代:宋朝
作者:蔣捷
shǎo nián tīng yǔ gē lóu shàng 。hóng zhú hūn luó zhàng
少年聽雨歌樓上。紅燭昏羅帳
古:仄平通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 ◆帳【去聲二十三漾】
今: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 ◆帳【十唐,ang,iang,uang】
出自:蔣捷《虞美人聽雨》
作品原文:
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。
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云低,斷雁叫西風。
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已星星也。
悲歡離合總無情。一任階前,點滴到天明。
【釋義】
它展現的雖然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斷場景,但具有很大的藝術容量。“歌樓”、“紅燭”、“羅帳”等綺艷意象交織出現,傳達出春風駘蕩的歡樂情懷。少年時候醉生夢死,一擲千金,在燈紅酒綠中輕歌曼舞,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。
【少年聽雨歌樓上。紅燭昏羅帳問答】
少年聽雨歌樓上。紅燭昏羅帳 是什么意思?
答:“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。”是說年輕的時候,在歌樓廝混作樂,無聊地聽著雨聲,紅燭明滅搖曳,照得羅帳也顯得昏暗。
”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“的出處?
答:此詞從“聽雨”這一獨特視角,表現了少年、壯年、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不同境遇、不同況味的不同感受。作者通過時空的跳躍,依次推出了三幅“聽雨”的畫面,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、融匯其中。
“少年聽雨”的畫面,由“歌樓”、“紅燭”、“羅帳”等綺艷意象交織而成,傳達出春風駘蕩的歡樂情懷。盡管這屬于燈紅酒綠的逐笑生涯,畢竟與憂愁悲苦無緣,而作者著力渲染的正是“不識愁滋味”的青春風華。
少年聽雨歌樓上。紅燭昏羅帳 是什么意思?
答:年少的時候,歌樓上聽雨,紅燭盞盞,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。人到中年,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,看蒙蒙細雨,茫茫江面,水天一線,西風中,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。
而今,人已暮年,兩鬢已是白發蒼蒼,獨自一人在僧廬下,聽細雨點點。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,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。
漢語句例:
虞美人·聽雨,(476人評分)8.7,朝代:宋代,作者:蔣捷,原文:少年聽雨歌樓上。紅燭昏羅帳。
【翻譯】:
英:young rain song upstairs red candle faint accounts
韓:??? ?? ?? ?? ??? ??.?? ??? ??????
繁:少年聽雨歌樓上。紅燭昏羅帳
本文圖片皆有版權
http://www.seeagt.live/view.php?id=77259